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病情诊断 > 健康肠胃脊椎心血管春天该怎么
健康肠胃脊椎心血管春天该怎么
南方的春天,很有些变化莫测的味道,忽冷忽热、忽雨忽晴,又多雾多湿。在这样的天气里,细菌、微生物、病毒等滋生繁殖活跃,再加上天气多变,早晚温差极大,一旦人体抵抗力减弱,对环境的适应力失调,往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为此,有人把春季称为“多病之春”。那么,这个季节该如何保持健康?不妨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1
眼睛
出场医生:医院眼科主任邓国华
“春季主生发,万物生长,细菌、病毒也长势勃然,且容易随着飞散的花粉、花絮而传播,也会伤害眼睛。这时过敏性结膜炎和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就比较容易高发。
”过敏性结膜炎:与身体的抵抗力有关,表现为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很想揉眼睛,甚至会眼痛。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需要做抗敏治疗,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角膜炎,影响视力。
由于结膜炎可导致角膜炎从而影响视力,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来说,发病时可冷敷或冰敷,注意用眼卫生、多休息,避开过敏原,不要用手揉眼睛,可滴人工泪液。如果3-5天情况还没好转,医院治疗。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眼睛容易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多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的典型表现。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会进一步引发红眼病。
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至于酒类以不饮为宜。
青光眼:由于春季气温、气压变化大,容易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不应悲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治疗上应按照医嘱用药和定期随访,不可自己变更用药剂量。青光眼病人最好能逐步学会指测眼压,当觉得高眼压可疑时,及时看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使高眼压得到控制。
2
心血管
出场医生: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柯海燕
“春季虽然不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高发的时节,但是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较大的波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倒春寒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这些都是心梗的信号。而且春季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时有雾霾天气,这些都会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春季保养,首要还是保暖,气温虽说转暖,但是长达几个月的冬季里,身体产热散热调节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过早地脱掉冬装,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人体受寒以后抵抗力就会下降。
其次,饮食上要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肉类以瘦肉、鱼肉为主。冠心病患者鸡蛋每天最多一个,如果要增加,只能增加蛋白的摄入。心功能不好的患者每天喝水也要注意,观察小便的量,如果摄入比排出要多,还会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最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要排斥运动,适当运动能减少体重,减轻对心脏的负担。不能用做家务代替运动,每天最好有一定的户外运动量,以身体不感觉到疲劳的量为标准。
3
消化道
出场医生: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吴菁
“春天如果不注意对脾胃的保养,饮食不当,就可能损害胃肠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所以,春天养脾胃,正是养生之道。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云:“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而克脾胃(中医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旺则克土),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多吃点甘味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季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这些食物主要有大枣、山药、黑木耳、栗子、糯米、大米、小米、百合、扁豆、菠菜、胡萝卜、土豆、红薯、香菇等。中医认为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可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等一起煮粥有健脾养胃之功效。
另外,经常按压小腿内外侧上足三阴、足三阳经上的穴位,如足三里等,都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4
呼吸道
出场医生: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于小惠
“春季是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春季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大部分是过敏引起的,部分市民接触过敏源后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过哮喘史的市民,在积极治疗哮喘的同时,也要从生活细节处入手预防哮喘发作。
”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应避免人为空气污染,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因素,切勿使用各种喷雾杀虫剂,避免樟脑、香水、化妆品等刺激性气味,也避免进出人流多的密闭的公共场所;禁用或慎用用羽绒被和丝绵被,也不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被褥,定期烫洗和日晒被罩、枕套、窗罩等物品,以减少螨虫等,同时要特别注意脖子的保暖;要保证机体热量摄入,宜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避免进食海鲜、虾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可多吃些豆类及豆制品;锻炼要适度,每次锻炼在一小时左右为宜,身体微出汗止,要避开早晚锻炼,减少污染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做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
此外,春季柳絮飘,花粉浓,诱发哮喘发作引起咳嗽时,切莫随便用止咳药,医院对症治疗,此外,原有过敏性哮喘的市民,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穿长袖等衣服,以切断过敏源,防止哮喘发作。
5
脊椎
出场医生: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周栋
“现在颈椎与腰椎有健康问题的人很多,主要多见于伏案久坐的工作者,或是“低头族”。春天气温回暖,原本难以伸展的,现在都可以锻炼起来了。而颈椎与腰椎的健康,正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保持。
”腰椎的保健需要适当锻炼腰背肌,年轻人可以每天做几组仰卧起坐。身体素质较弱的,可以做相应的躯干相关的训练,例如伸展训练:先俯卧,保持双肘关节屈曲,前臂与手心支撑于床面,双下肢放松贴于床面,然后做欲撑起上身动作,上身撑起时肘关节尽量伸直,骨盆不离开床,10次为一组,共做2组。
颈椎不太好的,平时有空可以打会羽毛球,有空隙时可进行颈椎病保健体操,它有助于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
此外,游泳也是非常有益于脊椎健康的运动。人在游泳时,上肢、颈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均要参与运动,从而促进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环。同时,水对人体产生的摩擦力及水对人体产生的压力,对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都能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由此促进皮肤及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代谢。而人在游泳时,上肢用力划水,可活动肩关节和背部肌群,仰头吸气的动作可活动颈椎关节,可促进劳损肌肉与韧带的修复。
6
脚底
出场医生: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陈劲松
“春天,足部需要“春捂”。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脚底是各经络的汇聚处,经常进行足部按摩,使诸多穴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热力刺激,从而可以帮助人体内环境得到调节与平衡,提高免疫功能,达到调理脏腑、舒经活络的功效。
”很多人都喜欢泡脚,不过医生提醒,泡脚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否则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老年人尤应注意。此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脚部穴位病理反射较多,常搓脚部能活血通络,祛病健身。该怎么搓脚呢?首先每天坚持按揉足底涌泉穴,这是肾经的穴位,同时属于长寿穴之一,还可以用双手拇指按摩三阴交穴,其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舒筋通络之效,对于女性各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调理作用,还可治疗腹胀、肠鸣、腹泻、脾胃虚弱、遗精、阳痿、遗尿等诸症。脚面属于胃经,足大脚趾外侧属于脾经,小脚趾外侧属于膀胱经,可以根据足底穴位图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穴位进行按摩。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