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病情诊断 > 15的视力也可能是盲人专家提醒警惕
15的视力也可能是盲人专家提醒警惕
即使你的视力是1.0甚至1.5,也可能是盲人。这不是危言耸听。在3月6日第9个“世界青光眼日”即将到来之际,医院眼科周崎博士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低视力和盲的定义中,有条视野的标准:如果视野小于5度的就是盲人,不管视力是多少。而造成视野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青光眼。“因为早期缺乏症状,很多青光眼患者初诊时病情即处于中晚期,而视神经损伤不可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关键。”她说。 这些表现当心青光眼 青光眼为全球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有数据显示,在初次诊断时,我国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有75%的病例已经处于中晚期,逾10%的患者已发展至单眼失明。因此早期发现尤为重要。虽然大多数青光眼在疾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但周崎博士提醒,当发现以下表现时,应该要想到可能患有青光眼。 对于儿童,如果发现他的眼睛特别大,尤其是两只眼睛不一样大的时候,要小心会不会有青光眼;对于有近视的孩子,如果发现近视度数突然升高得非常快,就有患青光眼的可能。 对于成人,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会明显表现为眼睛疼、头疼、恶心、呕吐。同时,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和环境因素。当老人说“完了,都气得我住院了”时要排查有没有眼睛的问题,是否是青光眼急性发作。 我国青光眼最常见的类型是开角型青光眼,它在早期没有任何表现,往往都是在视野出现损伤以后才被发现。周崎博士经常碰到一些青光眼患者诉说,开车时开着开着就掉沟里去了;还有人说骑车老是撞人,走路也老往别人身上撞,检查后才发现视野很小,是个青光眼患者。 另外,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压高于正常值、高度近视或远视、高血压、糖尿病、较长时间全身或眼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眼外伤史——这些都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 走出误区,坚持终身治疗 早期诊断,以及科学、规范的治疗,能使青光眼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周崎博士指出,青光眼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几个误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治愈。周崎博士认为:“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视神经的损伤不可逆并进行性发展,因此不能被彻底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在坚持用药的前提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疾病进展、药物反应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误区二:青光眼都必须手术治疗。周崎博士说,目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首选药物,其次是激光,对于药物和激光无法控制的病例才考虑手术治疗,即使手术之后,也会有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青光眼是个24小时的疾病,眼压控制不仅要考虑日间,还要考虑夜间。就药物治疗而言,《中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版)》指出,前列素类制剂是青光眼一线治疗药物,因为其具有良好的24小时降压作用,能长效、平稳降压。同时由于青光眼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简化治疗方案会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比如选择固定复方制剂,可以减少滴药次数,用药更加便利。 周崎博士指出,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光明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极易漏诊,容易延误治疗;青光眼越早被检出,治疗越早,视功能的损伤也就越小。即使没有任何眼部不适的人,也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具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通过常规眼底检查是可以查出早期青光眼的,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被青光眼偷走宝贵的视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只看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