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常识 > 十个全覆盖媒体记者基层行47
十个全覆盖媒体记者基层行47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编者语
自鄂伦春旗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在区、市两级领导的指导下,从处级领导到普通干部,分赴全旗各乡镇、村屯,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用苦干实干的作风,用不达目标不收兵的韧劲投入到攻坚战中,一场前所未有的民生工程在鄂伦春大地落地生根。
鄂伦春旗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吕鹏:群众福祉抗肩上如今的宜里镇大库莫村蓝瓦白墙的新房子错落有致、道路硬化好走了、庭院打扫干净了、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然一新的小村庄成为了大山坡脚下一道亮丽风景。而说起村里面人人赞不绝口的“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不得不提一提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吕鹏。
37岁的吕鹏早已是村里的老村干部,他20岁进入大库莫村村委会,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今年换届选举的时候又以高票当选为一肩挑的党支部书记。“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期间吕鹏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即使群众基础再好,但是对于“十个全覆盖”工程这项新鲜事物,群众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刚开始群众认为哪有这么好的事,村里的路、房子从建村到现在几十年就这样,能说修就给修了吗?一些村民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吕鹏见状就带领村委会成员一家一家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随着一座座的砖房拔地而起和平坦的水泥路建成,村民们的心也渐渐的踏实了,大库莫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吕鹏正和村民一同劳动(前)
但是最让吕鹏头疼的还是孤寡老人建不起房的问题,所以他积极响应镇政府的号召,在全镇中最先筹划为孤寡老人建幸福大院。平方米的幸福大院解决了10户20余人的孤寡老人的住房问题,截至目前,宜里镇大库莫村已实现街巷硬化米、危房改造49处,幸福大院一处,便民连锁超市、标准化卫生室、村村通广播电视、单体水处理设备以实现全覆盖,社保、低保也均以已实现应保尽保,最终他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让“十个全覆盖”这项民生工程的福祉在大库莫村延伸、放大。
“十个全覆盖”攻坚战以来,吕鹏个把月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也只是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走,贤惠的妻子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中秋国庆期间他更是放弃了与远在他乡求学的儿子团聚的机会,依然奋斗在“十个全覆盖”攻坚战的战场上,就连驻村的干部也为这位一肩挑的党支部书记连连叫好,一定要我们好好报道报道这位村党支部书记。
在大库莫村他跟记者讲了这样一段话:“十个全覆盖”是咱们老百姓的大事,在村里我既是书记又是村长,我就得带个头,我得把“十个全覆盖”的好政策让老百姓享受到,不能辜负了村民对我的期望。旗里、镇里来的包村干部,都把我们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干!
看着村里环境一天天的变化,吕鹏也做出了要在三年的任期里用10+3的工作模式打造出一个全新大库莫村的计划,那就是在全面实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中药材种植、谷子种植以及深加工和畜牧业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向实现全村村民居住条件和经济条件同步增长的幸福生活出发。(鄂伦春旗基层行记者:王艳,通讯员张慧敏)
克一河镇斯木科村完成村部标准化建设
克一河镇斯木科村严格贯彻上级要求部署,按照服务发展、服务村民、服务党员的原则、遵照“四块牌子两面旗制度图版齐全”的要求,统一配套完善了村部室内室外设施,完成标准化建设。
建设完成的“二室”,即党员为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室内配有桌椅及办公设备。两个室内制度图版16块,包括十星级管理、大引领内容、“三会一课”、“”工作法、党员权利义务、民主评议等制度。室内配有档案柜,村“两委”档案内页材料规范整齐、“十个全覆盖”材料统一装档,做到内页详实、图表精确。村部门口两侧挂起了崭新的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扶贫合作社4块牌子。
在村部平米小广场的左侧建有8块永久性白钢牌子,内容包括“三务”公开、四德榜、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同时,在旧村部门口建有8块永久性白钢牌子,内容包括“十个全覆盖”、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
通过标准化建设,使村部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活动的阵地,村民议事的场地,科技教育培训的基地,更好的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王明)
咱村有了卫生室再也不愁看病难
“以前我看病都大老远跑到乡里、旗里,挂号、就诊麻烦不说,到乡里得70公里,到旗里就得来公里,现在不用了,村里有卫生室、有村医,24小时值班,实在是太好了!”托扎敏乡陶力罕村的村民闫秀霞高兴的说。
标准化卫生室是“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重要一项,也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年托扎敏乡陶力罕村、勃力河村分别新建6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1个,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已全部达标,于今年10月全部投入使用。
据了解,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分别设有诊疗室、治疗室、药房,能够满足日常居民的应急处置、护理、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使2村户人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同时,对重点疾病的应急处置与及时救治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赵东坤)
张明生:我“看到了”十个全覆盖给我带来的幸福
“十个全覆盖”不仅仅是钢筋水泥、修路架桥的硬工程,也充满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10月5日,记者来到鄂伦春旗宜里镇卧北村,村民张明生流着眼泪对记者说:“十个全覆盖不光是为我家盖新房子,驻村干部还帮我治好了眼睛。我能干活了,能孝敬父母了,我看到了十个全覆盖给我带来的幸福!”
四十岁的张明生前些年因为患上了白内障和青光眼,视力逐渐下降到了0.3以下,几乎和盲人差不多,家里的农活和生计全都落在了年迈的父母亲身上。家里变卖了农用车、猪等所有值钱的东西给他做了一期的手术治疗,但是二期治疗费用却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现在除了一座破得快塌的土坯房外,什么都没有了。市委提出大干苦干60天,奋力打好今年“十个全覆盖”攻坚战以来,旗林业局局长盖占江带领单位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来到了卧北村,当他们得知张明生和他家的情况后,两次派人到医院和医生,并捐助一万多元的手术费,张明生的二次手术顺利地实施。现在他的视力基本上恢复到能正常参加劳动和正常生活的状态。
据驻该村引领队负责人盖占江介绍,旗林业局驻村之后,立即组织人员入户调查、设计项目建设方案,并自筹和垫付资金6万余元用于房屋改造、道路修建、村部办公费用等。盖占江说:“十个全覆盖就是要惠及到每一位农民的身上,对于张明生来说,除了住上新房,喝上放心水外,他最大的愿望和幸福就是能够治好眼睛、重见光明。”(鄂伦春旗基层行采访记者:王艳、托雅))
本期编辑
延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