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体现 >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今天收到这个证书,很高兴,做个记录纪念一下,感谢曾玮老师当年给我机会,到揭阳一中进行同课异构活动。
一、教学设计: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郑健
本课教学内容使用人教版教材,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主要部分,教材中设计了黄河断流的原因与对策的探究,教学内容总体上看比较丰富。
水循环的内容涉及地表四大圈层,教学上既有对前面学习的气候知识的运用,也有对后面将要学习的地貌知识的启发,学生既要掌握自然界水循环运动原理,也要思考人类活动队水循环的影响。
一、知识与技能上:
1.突出读图、画图能力培养,在图中落实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意义。
2.突出探究能力培养,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黄河断流的原因与对策,并在分析中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上:
1.先学后教:运用问题引发思考,贯穿水循环的知识。
2.合作探究: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融合:利用板图和电脑各自的优势,突破难点、落实知识,构建体系。
三、思想情感上:
1.培养珍惜水资源、避免水污染观念。
2.培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价值观念。
3.挖掘水的精神力量,培育真善美的情感。
1.相互联系的水体:了解水圈的构成、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理解水循环的类型、环节、意义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了解水圈的构成、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理解水循环的类型、环节、意义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5分钟
阅读教材54--56页《自然界的水循环》,积极思考:
1.水资源主要是指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揭阳使用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哪里?
2.榕江参与了哪些类型的水循环?主要有哪些环节?
3.阅读教材的“活动”,结合学案的补充材料,思考黄河断流的原因与对策。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读图3.2“陆地的水体及其相互联系”,完成读图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请用箭头填出河流汛期与枯水期时,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
河流汛期河流枯水期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填图:在下图中填注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
2.总结:水循环的意义: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黄河断流的原因和对策
要求:个人积极思考,小组合作讨论。
阅读课本55-56页“活动”的材料,结合下面的补充材料,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讨论组一)
补充材料一:黄河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毫米。黄河流域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其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盛夏7~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四成以上。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十分悬殊。
补充材料二:黄河下游气候示意图、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讨论组二)
补充材料三(左上图):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上游的宁夏平原、内蒙古的河套平原、中游山西陕西的汾渭谷地以及下游华北平原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黄河流域的水电站日渐增多。
补充材料四(左下图):黄河沿岸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黄河沿岸工业多属于高耗水的化学工业等工业部门。
补充材料五(右图):部分国家水价对比图,单位:美元。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讨论组三)
四、我的知识网络
留下空白,给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网络。
五、应用训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
C.③-蒸发D.④-下渗
2.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径流增多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最后运用一首小诗《像水一样》,作为课堂收尾,点亮课堂的人文之光。
像水一样
像水一样,自由流淌
伴着白云,听清风歌唱
像水一样,滋润生命
静待花开,看万物生长
像水一样,亲近大地
善待每一个偶遇的村庄
像水一样,奔流不息
纵是深山峡谷,道阻且长
也从不忘记,大海
那出发时的方向
像水一样,飞流直下
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立于天地之间
张开双臂,拥抱阳光
二、课件:
三、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反思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郑健
本课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出如下设计思路:
一、知识与技能上:
1.突出读图、画图能力培养,在图中落实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意义。
2.突出探究能力培养,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黄河断流的原因与对策,并在分析中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上:
1.先学后教:运用问题引发思考,贯穿水循环的知识。
2.合作探究: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融合:利用板图和电脑各自的优势,突破难点、落实知识,构建体系。
三、思想情感上:
1.培养珍惜水资源、避免水污染观念。
2.培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价值观念。
3.挖掘水的精神力量,培育真善美的情感。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开展学习,基本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与老师一起画图、填图、分析问题,对水循环的原理掌握较好,但是也发现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导致探究时间较为紧张,以后教学需要调整,应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以保障课堂探究的深度。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