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体现 > 2专项规划五水共治
2专项规划五水共治
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2.html
6月3日同济规划院第1节顶层设计良性水循环之第2段。年2月25日,又开始第二批海绵城市的全国试点申报;
3月11日,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暂行规定。
今天在同济规划院,海绵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多讲的。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暂行规定》总则的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发[]6号文件和国发[]8号文件,还有国务院75号文件,作为专项规划的三个基石。第三条,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根据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
专项规划的内容有八个方面如下:
第一评价建设条件。第二确定目标指标;指标里面最重要的是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第三提出建设的总体思路,针对现状问题,老城区是问题导向,就是解决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新区是目标导向。
第四是分区指引,识别山、水、林、田、湖作为生态本底条件,这次新提出来一个概念,叫自然生态空间格局。第五落实具体的管控要求,包括径流量和径流污染的控制,对大城市要求把控制率分解到排水分区,中小城市分解到规划单元。
第六规划衔接,第七建设重点,第八保障措施。
举个例子,因为去年江苏镇江是第一批全国试点,今年开始江苏省内也搞试点,组织了五六十个县级市和十几个地级市来申报,我参加了几个城市的预审。
这是宜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试点区域区位图(5月11日,宜兴市入选江苏省内试点),宜兴市东边是太湖,西边是铜官山;既有山区及丘陵,又有滨水平原;中心城区范围和试点区域范围详见上图。
下面是试点区域街区的划分及指标分配图,把目标、指标分解和落地,分配到每一个小街区。
接下来再明确试点区域主要海绵城市设施的规划布局,
宜兴市还申报了海绵居住区的示范项目,
LID设施包括蓄水池、雨水花园、下沉绿地、湿塘等等,像透水铺装、树池、树罐太多了,就没放进去,有那么多的内容。
LID设计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因为海绵示范区是丘陵地带,南边是山,山坡下面比较陡,地形比较陡的地方就用阶梯式草沟,用这样的草沟能够把水拦住。
到了下边,地势比较平缓的地方就用普通草沟,这就是因地制宜。
我在这儿再强调一下,海绵城市适合于哪些地方?海绵城市最适合的是丘陵,因为有地形高差,很容易因势利导,因为水往低处流,如果没有高差,像上海没有高差的话,海绵城市确实非常难做,一导就导到地下去了;丘陵有地形高差就非常方便导流。
宜兴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雨水管网也放进去了,河道整治也放在里面,最终要算每一个地块的调蓄容积,径流总量的控制要求分到一个一个的地块。上次在评审的时候,我说有碎片化的问题需要系统整合来解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海绵城市工程的碎片化,怎么样从规划开始,用水系统的整体循环把分散的海绵城市项目整合起来?
任南琪院士有一篇文章《海绵城市建设不能止于碎片化推进》
这是我的评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两个循环,一个是自然的良性水循环,另一个是社会的经济循环。
今天我们有一部分内容要讲文化,经济和文化有几个方面内容。我们怎么对待雨水?雨水实际上是天上掉下来的宝,我们不能把雨水当成洪水猛兽。
要让每一滴雨水暂时滞蓄,慢慢渗透,水润万物,完成自己的使命。因为每一滴雨水从天上降下来,都带着使命,如果让雨水自然循环,水知道答案,她会回报人的。
4月22日,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评审结果公布,福州第一,上海第七名。举福州的例子,这是年4月23日我发的一篇文章,是对年11月也是在同济大学召开海峡两岸水利交流会,我讲的《海绵城市与五水共治》第一部分的整理。
原来台湾花莲有一个“人定胜天”石碑,被台风大浪吹走了,栏杆也被卷走了,无影无踪了,不知道吹到哪里去了?
福州为什么第一?因为它有十年的前期研究,针对内涝和黑臭水体治理,五个水必须要共治。
“福州治水之困”由来已久,这是澎湃网8月30号的一篇文章,就说每年都与台风相伴,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年10月3里,龙王台风暴雨后的福州市五四路:龙王台风过后,福州就开始研究对策。年,福建省的水电勘察设计院初步完成方案,年评审。
方案的思路就是拦住山洪,高水高排。年的时候,还是叫生态补水工程,我去参加他们的方案咨询会,讨论生态补水这个工程方案。补水方案是把闽江水抽上来冲河道,原来方案的目标比较单一,所以一直没有上马。
这是年8月底福建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的陈处长给我的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总平面示意图,跟拦截山洪结合起来,又跟水库结合起来。
这个工程首先是隧道,29公里的隧道,就是山洪下来以后,把它拦住,然后跟水库连起来。图左边靠闽江设一个抽水泵站,可以把闽江的水抽上来,总的叫“洪水绕城,枯期补水”。
29公里的隧道把北部山峰的水截住,先补给水库蓄起来,多的话再排到闽江。枯水期调闽江水冲内河,所以我讲什么意思呢?
跟“五水共治”联系起来,原方案如果是单一的生态补水,或者是单一的山洪防治,工程都上不去。所以一定要综合,这个就是五水共治,要捏成一个拳头。
所以海绵城市也要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请看:3.绿色之路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