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体现 > 移动医疗助推眼科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移动医疗助推眼科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编者按:在“绿色之城”安徽合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开展的有声有色。会议期间,医院张纯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新兴移动医疗大数据时代为眼科医师诊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并对青光眼的治疗和早期诊断进行了深入解析,为青光眼患者指明了方向。
应用Forum系统采集整合青光眼患者数据Forum系统共分为三个级别:第一,采集整合数据;第二,智能搜索数据信息;第三,二次处理数据。这对青光眼患者来说最为重要,可以把患者随访的很多视野数据进行汇总、处理,计算出患者视野水平的恶化速度,并预测5年后患者的剩余视功能。同时,Forum系统也把功能和结构联合在了一起,把OCT结果和视野结果进行整合,可以看到在视野缺损部位相对应的神经纤维缺损也非常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随访。Forum系统对青光眼专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疾病进展的情况,结合眼压数据来调整治疗药物。从患者的角度,能够更直观的了解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从而加强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
移动医疗对我国眼科发展的意义移动医疗有各种形式,按功能大概分为以下三个层面,包括医师与患者之间、医师与医师之间和医师自身。其中,医师与患者之间如今有各种各样的移动医疗形式,其中包括医师在网上回复大家咨询的APP,还有很多网站也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就医。医师真正 医师和医师之间如今有很多APP在使用,医师可以利用软件获取病历资料,并加以分析,然后实施对患者的疾病管理和线上病例讨论。也可以收集患者数据,整合之后进行科研分析统计,完成高水平论文,开展学术交流。
最后,医师自身方面的管理包括医、教、研部分,在临床可以应用软件管理医师的患者群,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类,通过软件进行管理,满足对特定疾病的研究需求,也使知识获取、疑难病例讨论和继续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些概念都是随着互联网和便携式设备的更新而不断发展的,过去不可能存在如此多的方式,都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医疗的发展还医院的有效形式,促进自身的发展。
激光手术在治疗青光眼方面的发展历程激光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使用很多,在上世纪70年代激光在眼科开始应用,首先应用于虹膜周切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年左右激光治疗在亚洲开始普及,在90医院开始开展激光虹膜周切手术。还有一类激光用于小梁成形术,该治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应用的激光主要是氩激光,但是氩激光只能进行一次性的治疗,现在逐渐被SLT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所替代,该激光治疗可以多次重复。此外,年开展了周边虹膜成形术,使虹膜高褶型青光眼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该治疗也是在欧美普及应用后逐步传入中国的。还有一类针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即睫状体的破坏性手术,减少房水生成,过去应用冷冻治疗,目前也开始逐步被激光光凝术替代,手术术式由经巩膜睫状体光凝发展为内窥镜直视下的睫状体光凝术,更准确而且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更小。这是我国目前从增加房水流出到减少房水生成这几个方面激光治疗的进展。
早期筛查,完善青光眼早期诊断青光眼是否需要早期筛查在全世界一直都是大家争论的话题,青光眼可以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类。现在认为闭角型青光眼需要对其进行筛查,但是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筛查有一定的难度,费用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建议这一方面的筛查应该采用随机筛查。医院就诊时医师就应该检查患者是否有该方面的危险因素,例如患者年龄、远视、浅前房和球形晶体等情况,以这种方式进行筛查。
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而言,由于需要做视野检查、眼底照相和眼压测量,如果去人群中筛查会产生非常大的费用,而其发病率只有1%~2%,筛查个人才会发现1名患者,这样的性价比不是很高。因此,建议这些患者进行定期检查,每年到眼科接受眼底检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现青光眼患者。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有关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