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危害 > 每日一穴肝俞穴

每日一穴肝俞穴



肝俞穴Gānshù(BL18)肝俞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肠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粗糙、失眠等。

1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其它:月经不调等。

2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

3穴位释义

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4穴位配伍

配太冲主治胁肋疼痛;

配肾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

配光明主治目昏。

5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6日常保健

指压第九、十根胸椎之间左右2厘米处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复正常,对于治疗宿醉也有显著功效,在指压“肝俞”穴时,应握拳打。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艾灸自古代就开始被人们运用到防治疾病中,肝硬化最佳治疗方法就是艾灸,艾灸疗法除了能治疗疾病,帮助我们解决身体的病痛,还能作为日常生活的养生方法。

如果你想查找以下病症的艾灸方法,请在公众平台内直接回复准确的病症名,就可以自动获得相关的艾灸治疗方法。如你的问题不在下面之列,请留言,我们会在最快的时间回复你!(互相学习、仅供参考)

常见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办公族、常见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神经性皮炎、老年、面瘫、便秘、失眠、感冒、鼻炎、肝炎、晕车、落枕、冻疮、美容、排毒、高血压、妇科病、风湿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减肥、不孕、不育、青春痘、荨麻疹、脱发、少白头、小儿保健灸、抗癌灵穴、更年期、补肾固元、女性症状、乳腺增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jbwh/13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