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危害 >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ICE综合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ICE综合
导语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杏教授团队针对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行前房引流阀植入术进行了临床研究,通过摸索和优化引流阀植入方法以及术后处理,大大降低了这类患者引流阀植入后的管口堵塞发生率和并发症,提高了眼压控制成功率。
ICE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中眼压控制最为棘手的类型之一,传统的小梁切除术1年成功率约60%,5年成功率仅约21%,即使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等抗滤过道瘢痕化药物,长期手术效果也没有明显改善。一次小梁切除术失败后,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更低,1年成功率仅约20%。Ahmed青光眼引流阀在其它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既往运用于ICE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的少数报道中,由于ICE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和ICE内皮细胞的增殖,引流阀植入后常发生管口堵塞导致手术失败。
本研究收入了18例ICE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10例为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患者,8例未行青光眼手术治疗。为了减少引流阀植入后管口堵塞并发症,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手术操作技巧。
★手术技巧★
01
灵活选择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最少的方位进行植管,而不是常规植入在颞上象限
02
剖巩膜瓣后在巩膜瓣下距离角膜缘0.5mm以上用23-G针头做穿刺通道,将引流管插入前房,并用10-0尼龙线将引流管固定在深层巩膜床上。合适的穿刺口大小、足够长的穿刺隧道以及牢固的引流管固定,均有助于防止引流管移位和管口堵塞
03
在引流管进入前先用粘弹剂加深前房,防止周边粘连的虹膜堵塞管口
04
植入的引流管长度需要比常规的长度略长,使管口远离ICE细胞增殖区域和虹膜前粘连的位置。
图1
经优化引流管植入的手术方法,本研究无一例患者发生引流管内口堵塞。引流阀植入术后随访12-77个月,手术总成功率77.8%(完全成功率27.8%,条件成功率50.0%);1年生存率94.4%,2年生存率88.1%,3年生存率73.5%,明显优于传统的滤过性手术。
本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手术技巧的应用将能大大降低ICE患者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并发症;前房引流管植入手术用于治疗ICE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考虑作为该类患者手术方式的首选之一,也是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行再次手术的首选术式。
《眼科学报》新媒体团队出品
编辑:李扬杵
审核:刘杏、毛真
审定:林浩添
投稿、转载请联系ykxb
gzz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