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疾病危害 > 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考点笔记四
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考点笔记四
颅内肿瘤
1.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
2.临床表现:
①一般表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②特殊表现:
额叶肿瘤:好发癫痫和精神症状(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
颞叶、枕叶肿瘤:容易导致视野缺损、偏盲。
3.颅内肿瘤的来源:
①肺癌、乳腺癌、胃癌容易脑转移;
②老年人颅内肿瘤一般来源于硬脑膜外肿瘤。
4.治疗:
①手术切除;
②脑膜瘤必须彻底切除瘤组织,还要切除侵犯的硬脑膜及相邻的颅骨。如有残余极易复发加重。
颅内压增高症
1.颅骨缺损一般不会引起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三大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3.治疗:降低颅内压,首选20%甘露醇,快速静滴,一般持续7~10天。
脑疝
分类: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海马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拐带回疝)。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
1.(3楼与2楼的故事):当3楼(左右大脑半球)发生出血或占位性病变后,压力增大,会使颞叶钩回受挤压向小脑幕突出,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当向下突出的疝压迫到动眼神经时,引起患侧瞳孔散大;当疝压迫中脑时,引起对侧肢体偏瘫。
2.内容物来源于大脑的颞叶钩回。
3.最先压迫动眼神经,所以最先表现为同侧瞳孔散大;
4.对侧肢体硬瘫;
5.意识障碍出现早。
6.硬脑膜外血肿、颞叶肿瘤容易导致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1.(2楼与1楼的故事):当腰穿或后颅窝肿瘤时,小脑扁桃体受挤压进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由于枕骨大孔内通过延髓,当疝形成时会压迫延髓,可导致生命体征紊乱,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2.延髓最先受累,延髓是生命呼吸中枢,所以一旦受压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3.生命体征出现早。
4.后颅窝、第四脑室(延髓、中脑、脑桥之间的腔隙)肿瘤都位于脑干,绝对禁忌腰穿,因为容易导致枕骨大孔疝。
5.腰穿位置在脊髓(L3、4之间),容易导致枕骨大孔疝。
6.治疗:积极抗休克同时手术。
帕金森病
1.发病原因:黑质纹状体通路里的多巴胺通路受损(缺乏多巴胺)。
2.生化改变: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多巴胺+单胺氧化酶→失活。
体内多巴胺与乙酰胆碱(ACH)呈平衡关系。(一者增多,另一者就减少了)
3.临床表现:
①首发症状:静止性震颤、搓丸样动作;
②肌张力增强:铅管样、齿轮样;
③动作减少、感觉异常:面具脸、小写症。
4.治疗:
①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安坦)。老年人、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②左旋多巴(又叫心宁美):65岁以上老年人首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
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
65岁以上老年人:首选左旋多巴(心宁美);
小于65岁: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
偏头痛
1.分类:普通型偏头痛、典型偏头痛。
2特点:
①普通型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没有前驱症状、搏动性头痛;
②典型偏头痛:有视觉先兆、搏动性头痛。
3.治疗:
①轻、中度(发作时头痛不强烈者):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
②重度(发作时头痛强烈者):首选麦角胺,无效则用舒马普坦(英明格)。
③预防:用“评比落定”: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托吡酯、普萘洛尔(心得安)、苯噻啶。
紧张性头痛
1.紧张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2.体力活动不加重,精神因素可加重。
3.治疗:同偏头痛。
癫痫(抽)
一、癫痫的分类:部分发作、全面发作。
二、部分发作:(一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1.部分发作的分类:单纯部分发作(精神性发作、杰克逊癫痫)、复杂部分发作。
2.单纯部分发作:发作不超过一分钟,突发突止,无意识障碍。
①精神性发作:特殊感觉的发作。典型表现是视物变形、声音大小;
②杰克逊癫痫(Jackson):病变部位:中央前回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出现从拇指到腕部到上肢到口角的抽搐。
3.复杂部分发作:单纯部分发作+意识改变,病变部位在颞叶,故又称颞叶癫痫。症状是搓手、解扣、舔舌。
三、全面发作:
1.全面发作的分类:强直阵挛性大发作、小发作、失神发作。
2.强直阵挛性大发作:羊角风、口吐白沫、角弓反张;
3.小发作;
4.失神发作:两眼直视前方,呼之不应;脑电图示3周/秒的棘慢波组合。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目击史及相关病史。
2.鉴别诊断:
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癔症)的区别:主要看瞳孔是否散大。前者瞳孔散大;后者瞳孔正常。
五、治疗方法:
1.部分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2.全面发作(大发作、小发作、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
次选:大老鹰、大白马、小蚂蚁,全拿下。
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小发作、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乙琥胺。
3.癫痫持续发作状态:首选静脉注射地西洋(安定)。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
1.病因: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乙酰胆碱无法和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80%患者都伴有胸腺瘤。
2.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眼外肌无力,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典型特点是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3.诊断:(特异性试验)
①疲劳试验。
②抗胆碱酯酶试验:新斯的明试验、依酚氯铵(腾喜龙)试验。
③确诊:重复电刺激试验。低频(<10Hz)电刺激时衰减能达到10%以上;高频电刺激时波幅增高%。
④乙酰胆碱受体(ACHR)。
4.治疗:
①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②胆碱能危象:原因是新斯的明过量。治疗是立即停新斯的明,加用阿托品;
③反拗现象:多见于胸腺瘤切除后,出现了抗胆碱酯酶药物突然失效。处理是立即停新斯的明,加用糖皮质激素。
周期性瘫痪
1.分型:低血钾型(最常见)、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
2.症状:双下肢对称性肌无力,一般头面部不受累。
3.治疗:
①低钾:心电图出现U波;治疗:补钾;如发作频繁可用乙酰唑胺;
②正钾:补充生理盐水;
③高钾:保护心脏(葡萄糖酸钙)、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阳离子交换树脂)。
精神障碍(20分)
精神障碍症状学(5分)
正常人干不了的事=精神障碍的症状
精神障碍症状: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行为障碍。
1.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①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②感觉减退:对刺激的感受性减退;
③感觉异常;
④感觉过度;
⑤内感性不适:无定位的异常感觉。“蚁爬感”,见于精神分裂症。
(2)知觉障碍: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的反映。
①错觉:“有东西,看错了”。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②幻觉:“无中生有”。没有刺激而产生的知觉体验。最常见的是幻听(经常感觉手机响了);
内脏幻觉:有定位的无中生有。“肝被挖了”、“想你想得我肝疼”;
功能性幻觉:现实刺激后产生的幻觉,同一感官产生的幻觉;
反射性幻觉:不同感官产生的幻觉,前真后假。
2.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
①思维奔逸:话多、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症;
②思维迟缓:话少、反应慢、语量少。多见于抑郁症;
③强迫思维(强迫症):明知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摆脱。最核心的症状是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除了上面的三项,剩下的“**思维”或“思维**”全部属于精神分裂症:
④思维散漫:答非所问,无法表达主题;
⑤思维贫乏:回答简单,缺乏联想;
⑥思维破裂:听不懂。
(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被”。
妄想:意识清楚的时候出现的病理性信念,见于“精神分裂症”;
原发妄想:突然发生的妄想;
关系妄想:与自己无关的均认为与自己有关;
被害妄想:被跟踪、被迫害;
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能;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有病。如果更严重,出现“虚无妄想”;
虚无妄想:认为自己内脏腐烂、血液干涸;
钟情妄想:“花痴”,对方的一言一行都看作对自己爱的表达;
妒忌妄想:“醋坛子”,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
3.记忆障碍:
(1)遗忘: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丧失。
分类: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
①顺行性遗忘:疾病发生后的一段经历不能回忆;
②逆行性遗忘:疾病发生前的一段经历不能回忆;
③界限性遗忘:包括分离性、选择性遗忘。见于癔症;
(2)错构:有这事,但时间、地点变了;
(3)虚构:谎话连篇。
4.情感障碍:
情感如季节:更稳定、更深刻;情绪如天气:变化不定
情感脆弱: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波动;
情感倒错:认知与情感发生颠倒。
5.智能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IQ测定):轻度50~69、中度35~49、重度20~34、极重度<20%。
(2)痴呆: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
6.意识障碍:“昏”、“迷”=意识障碍。
①嗜睡:轻微刺激能叫醒,醒后能回答;
②昏睡:无法辨认、无法识别,强刺激才能叫醒;
③昏迷:任何刺激都无法唤醒;
④谵妄:意识障碍+严重精神症状。
7.意识行为障碍:
木僵、蜡样屈曲。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8.判断一个精神病人病情轻重、能否痊愈的指标:自知力。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
1.谵妄有广泛的意识障碍。
2.以视错觉和视幻觉为主要表现,昼轻夜重。
3.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氟哌啶醇。
慢性脑病综合征(痴呆)
“傻”+“忘”、不“昏”不“迷”
有认知障碍,但无意识障碍。以智能减退伴有进行性记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老年痴呆(AD、阿尔茨海默病)
1.早期: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其中近记忆障碍最为明显。
对家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人冷淡,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感到孤独。
2.多伴有脑萎缩。CT见脑室扩大、脑沟增宽。
脑血管性痴呆(VD)
VD呈波动性发展。
1.有高血压、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史。
2.临床表现:抑郁、情绪不稳。但无人格改变。
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
选择性认知障碍,绝无意识障碍。
1.病因:酒精滥用导致维生素B1缺乏引起。
2.临床表现:严重近记忆障碍,一般十分钟后即无法回忆。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发病时间:先后关系。先有躯体疾病,后出现精神障碍(如肝性脑病是先有肝病,后有脑病)
2.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发病程度:平行关系:躯体疾病越重,精神障碍就越重(如肝性脑病越重,精神症状越重)
3.糖尿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抑郁、焦虑。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一、精神活性物质:
分类:抑制剂、兴奋剂、致幻剂。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苯二氮卓类(安定)、阿片类(海洛因、吗啡、杜冷丁);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
3.致幻剂:大麻、麦角胺、氯胺酮。
二、药物依赖:具有强烈用药愿望,不用药就痛苦。
三、耐药性: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四、戒断综合征:停药或减少药量后出现令人痛苦的躯体心理症状。好发于停药后8~12小时。
五、治疗:替代治疗,用美沙酮。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一、急性酒中毒临床表现
1.单纯性醉酒:话多、冲动、好斗、步态不稳。
2.病理性醉酒:极少量饮酒就引起精神病的发作,伤人、毁物、攻击他人。
二、慢性酒中毒的临床表现
1.戒酒综合征:停酒后6~28小时发生。其中2~4天内容易出现震颤、谵妄。
2.遗忘综合征:病因是缺乏维生素B1;典型表现为①近记忆障碍、②虚构、③定向力障碍(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
3.Wernick脑病:喝酒后出现眼球震颤、不能外展,有意识障碍。
三、治疗:替代治疗。用安定。
精神分裂症
不昏、不迷、不傻,“疯”=精神分裂症
一、病因:①遗传、②脑萎缩、③多巴胺亢进。
二、临床表现:
1.认知障碍:最常见的是“幻听”,其中以“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最有诊断意义。
2.思维障碍:最核心的表现。
①思维形式障碍:其中以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最有诊断意义;
②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其中以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最有诊断意义。
3.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怪异。
4.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意志减退、情感淡漠、兴趣缺失。
注:阴性症状只有上面四个,其余都是阳性症状。
三、临床分型:
1.青春型:多见于青少年,以阳性症状为主;
2.单纯型:多见于青少年,以阴性症状为主;
3.偏执型:最常见。以各种“妄想”、“被”为主要表现;
4.紧张型:木僵,蜡样屈曲。
四、治疗:
1.原则:早期、单一、个体化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到有效剂量。
2.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1)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
①适应症:对阳性症状有效,阴性症状无效;
②机制:阻断D2(多巴胺2)受体,从而阻断中脑-边缘系统;
③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用安坦;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出现高热、肌肉强直、意识改变;治疗是立即停药,用DA受体激动剂。
④禁忌症:肝炎、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氯丙嗪;
(2)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
①适应症: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效;
②机制:阻断D2和5-HT2受体(多巴胺第二受体和5羟色胺第二受体);
③不良反应:①利培酮:锥体外系反应;②氯氮平:粒细胞减少。
4.精神分裂症伴有阳性症状首选: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伴有阴性症状首选:利培酮。
5.疗程:
急性期:4~6周。(急性期至少用药4周;用药至少6周无效才能换药)
巩固期:6个月;
维持期:5年。
白癜疯广西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