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初中生物总结七年级生物二

初中生物总结七年级生物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50余万种分为四类:孢子植物(1、藻类2、苔藓

3、蕨类)4、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1、藻类植物

(1)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2)作用:①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②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③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④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2、苔藓植物

(1)一般矮小,有茎和叶分化,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中无导管和叶中无叶脉,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2)作用:苔藓植物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故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1)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作用:①有些可食用如蕨的嫩叶和地下茎;②有些可供药如卷柏和贯众;

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会识图填写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名称,比较两者结构异同)

蚕豆种子:①种皮、②胚---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胚、

----单子叶植物(玉米粒实际上是果实)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应环境能力强)。

(3)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P84和P85图,

(4)被子植物陆地上分布广泛,因为果实保护种子,有些果实帮助传播种子。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P89探究种子萌发实验,会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出实验结论)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着的、已度过休眠期的。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抽样调查)

3、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首先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嫩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根尖各部分结构特点

①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

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②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

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③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④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叶芽结构与枝条图对照)

A幼叶发育成枝条上的叶

B芽轴发育成枝条上的茎

C芽原基发育成枝条上的芽

3、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含氮、含磷、含钾)和有机物

三、开花和结果(繁殖)---------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1、花的结构(课本P)

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2、传粉和受精(课本P)

甲图示自花传粉,乙图示异花传粉,丙图示受精过程的示意图{①花粉②花粉

管(内有两个精子)③卵细胞(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④极核⑤珠被⑥子房壁}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人工辅助授粉:当自然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授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①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②运输、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2、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叶片的结构:如图所示表皮(①上表皮⑤下表皮)------------保护作用叶肉(②栅栏组织④海绵组织)-----营养组织③叶脉------------------输导组织⑥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大多数气孔闭合。

3、蒸腾作用的意义:(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2)促根吸收水分

(3)促使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4)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4、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3)脱色:把叶片放进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变成黄白色)(4)染色:用碘液染色(见光处变蓝,遮光处不变蓝)

(5)实验结论:(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3、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壁的纤维素、细胞膜的蛋白质和脂质、细胞核的DNA是有机物

从器官水平看:苹果梨等果实中的糖类、黄豆向日葵等种子的蛋白质脂肪、甘薯的根莲藕茎中的淀粉是有机物

从个体水平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

4、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和氧

场所---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动力(条件)---光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1)食物来源、(2)氧气来源、(3)能量来源。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5、光合作用公式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原料------有机物和氧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场所------所有的活细胞

主要场所:细胞中的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能量转换器”)

2、呼吸作用意义:

①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

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4.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5、种子萌发(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结论

①种子萌发中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种子萌发吸收氧气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主体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圆梦文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xgyy/1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