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基础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一
基础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一
?????
导语抗菌药物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1骨的数量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
2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者围成椎孔。
②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
3腰椎形态特征
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椎间盘
成人间盘二十三,①
居于相邻椎体间。
周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成人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
5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保护支持脑耳眼,
后上脑颅前下面。②
前窄后宽形卵圆,
邻骨之间逢相连。
顶枕相接人字缝,
顶间矢状额顶冠。
[注释]
①关节软骨逢来连:颅骨之间借关节、软骨、逢连接。
②后上脑颅前下面:颅骨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脑颅骨和前下方的面颅骨。
6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不平整,
前中后窝阶梯形。①
凹凸不平多孔裂,
大部都与颅外通。
[注释]
①前中后窝阶梯形:颅底内面自前向后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7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居中间,
门后乳突颧弓前。
颧弓分隔上下窝,①
颞窝上界为颞线。
额蝶枕颞会合处,
骨质薄弱是翼点。
[注释]
①颧弓分隔上下窝:颧弓将颅侧分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
8三边孔和四边孔
小大圆肌上下横,①
长头纵行孔形成,
最外纵行外科颈,
血管神经孔内行。
[注释]
①小圆肌和大圆肌横行,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共同的上界和下界
9手肌
居于掌侧固有肌,
外侧鱼际内小鱼;①
掌三背四掌骨间,②
四条细小蚓状肌。
[注释]
①手肌外侧群称鱼际,内侧群称小鱼际。
②手肌中间群位于掌心,包括四条蚓状肌,骨间掌侧肌(3块),骨间背侧肌(4块)。
10大肠(概况)
大肠似门框,
空回门内藏。
右柱比较短,
左柱弯而长。
全长分五部,
盲阑结直肛。①
[注释]
①盲阑结直肛: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1肛管内观
肛柱下端肛瓣连,
形成肛窦易感染。①
柱下肛瓣连齿线,②
齿线下方色浅蓝,
肛梳下缘称白线,
内外括约分界环。
[注释]
①形成肛窦易感染: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窦内往往积存粪,易感染形成肛窦炎。
②柱下肛瓣连齿线: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连接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
12肾的位置
肾居柱侧腹后隙,①
左比右高半椎体。
两侧肾门平腰一,
体表投影在肾区。②
[注释]
①肾居柱侧腹后隙: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
②体表投影在肾区:两侧肾门约平第一腰椎水平,其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夹角处
13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空回横盲乙状阑,
胃脾卵巢输卵管。①
子宫膀胱胆囊肝,
升降结肠直上段。②
外位器官盖一面:
输尿管肾肾上腺,
十二指肠下三段,
直肠中下和胰腺。
[注释]
①、空回横盲乙状阑,胃脾卵巢输卵管:腹膜内位器官。
②、子宫膀胱胆囊肝,升降结肠直上段:腹膜间位器官。
14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终点右心房,
三个入口回收忙,①
三个派系收全身,
心静脉系上下腔。②
[注释]
①三个入口回收忙: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②心静脉系上下腔: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15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玻璃体,①
无色透明屈光系。
可调节的晶状体,②
调节动力睫状肌。
[注释]
①房水晶状玻璃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②可调节的晶状体:晶状体是唯一可以调节的屈光装置。
16房水循环
房水生自睫状体,
后房瞳孔前房隙,①
渗入巩膜静脉窦,
涓涓流回发源地。②
[注释]
①后房瞳孔前房隙: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后房,经瞳孔到前房,经虹膜角膜角间隙渗入巩膜静脉窦。
17内囊
丘脑豆尾状核间,
有一宽厚白质板。
上下纤维束构成。
前肢后肢膝相连。
[注释]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由上下行纤维束构成的宽厚白质板。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
18基底核
埋于髓质近脑底,
豆尾屏状杏仁体。
豆尾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
[注释]
基底核位于髓质内,靠近脑底,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9腰丛组成及位置
腰丛组成较简单,
前支腰一至腰三。
胸末腰四各一半,
腰大深方横突前。
[注释]
腰丛是由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要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
解剖学补充: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临床中选择那些静脉作为注射?
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3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解剖大汇总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
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13: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呈三角形,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4膈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对胸椎体。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对第十肋椎。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平对第八胸椎高度。
15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上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16:大腿肌的前,内侧,后群的功能:
前群:缝匝肌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半屈位的膝关节旋内。股四头肌作用:伸膝关节,骨直肌尚可屈髋关节
内侧群作用:内收,外旋髋关节
后群作用:可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在膝关节半屈位时股二头肌可使小腿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小腿旋内。
17: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直肠,结肠,肛管)
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下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
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腺,胰腺,
18:咽峡:腭帆后缘和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19:牙式:“十”记号划分上,下颌及左右两半,并以罗马数字Ⅰ到Ⅴ标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
Ⅰ乳中切牙Ⅱ乳侧切牙Ⅲ乳尖牙Ⅳ第一乳磨牙Ⅴ第二乳磨牙
1中切牙2侧切牙3尖牙4第一乳磨牙5第二乳磨牙6第一磨牙7第二磨牙8第三磨牙
20:舌黏膜上的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21:大唾液腺组成及各自开口:
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
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
舌下腺,大导管开口于舌下?,其余小导管开口于舌下壁
22:鼻咽p84:咽隐窝及其附近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23:梨状隐窝,是异物常见滞留部位。
24: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位于左支气管距越食管前处,相当于胸骨角或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在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25:胃:?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26: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空肠区的背侧有横纹肌,平滑肌,结缔组织,混合而成的纤维束,连与右膈角和腹腔干的周围,称十二指肠悬肌
此处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始的标志
27:结肠特征结构: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28:阑尾根部的投影:以脐与右骨前晌棘连线的中外1/3焦点为标志
29: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是区分内外痔的标志。
30:肝门:肝脏面中部有略呈H型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及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称肝门
31:肝蒂: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结构在肝门附近有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肝蒂
32: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肝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33:肝胰壶腹:胆总管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钟,在此处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头。
34:胆汁引途途径:有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储存。进食后,在神经体液的调解下,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汁自胆囊经胆囊管,肝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35:喉软骨构成: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勺状软骨
36:喉的连接:环甲关节,环勺关节,弹性圆锥,方形膜,甲状舌骨膜,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37:喉腔可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喉室
38:气管杈:气管位于食管前方,成人长约10.15cm,上端在第六颈椎体下缘高度,借韧带连于喉,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四五胸椎体交界处)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成气管杈
气管隆脊:气管杈内面形成以失状位向上凸出,并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脊,称气管隆脊,为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39:左右支气管的区别:
右主支气管:管径较粗而短,走行较垂直
左主支气管:管径较细而长,走行较平行
40:壁胸膜的分部:肋胸膜,膈胸膜,丛膈胸膜,胸膜顶
41: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42:肋纵膈隐窝:覆盖心包表面的纵膈胸膜与肋胸膜转折处,称肋纵隔隐窝。
43: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4部分组成。
44: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管,神经出入的部位,称肾门
45:肾蒂:出入肾门的各种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肾蒂内主要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自上而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46:尿液的引流管道: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
47:肾的被膜: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48:输尿管的三个狭窄部:
1输尿管与肾盂移行处;2输尿管与髋血管交叉处(跨过小骨盆入口处);3输尿管的壁内段
49: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黏膜面,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的三角区域,黏膜光滑而无皱襞,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称膀胱三角
50:输尿管间壁:在两个输尿管之间的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壁。
来源:医考课堂综合整理
医考课堂
中秋过节少点什么?9月21号0点到9月27号0点,来掌上医讯,玩游戏赢中秋礼品,最高价值元稻香村阿胶糕月饼!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掌上医讯App,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如果你看到小编每天勤劳工作不容易,就打赏下吧,不用担心,只需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不花钱~
阜平下庄乡花塔村胭脂河华尔街日报再裁员外国记者炸了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