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饮食治疗 > 青光眼用药常识二常用降眼压药物

青光眼用药常识二常用降眼压药物



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降低眼压,使眼压保持在视野的丢失速率缓慢且患者可维持视力相关生活质量的范围内,该范围的上限被称为目标眼压。要达到目标眼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广大患者定期及时复诊、千万不要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降眼压眼药水是青光眼患者最常用的控制眼压的方式之一。目前青光眼降眼压的药物主要分为:前列腺素类、β受体阻滞剂类、α受体激动剂类、碳酸酐酶抑制剂、拟胆碱能类药物以及高渗脱水剂。有些患者会联合使用其中的几种药物,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副作用和使用频率,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下面将简要介绍我院眼科中心常用的降眼压药物。

前列腺素类药物

原理:增加房水排出

特点:开角型青光眼一线、首选用药,降压幅度大、往往单药即可达到目标眼压

几乎没有全身副作用。

副作用:眼红、眼痒、睫毛增长、眼皮变黑、眼窝凹陷、看近模糊,眼睛发炎的人慎用!

使用频率:每晚一次

临床常用: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原理:减少房水生成

特点:降压幅度中等偏上,长期使用时作用会逐渐减弱,夜间效果不佳、不要晚上用药!

副作用:心跳变慢、血压下降、气管痉挛、毛发脱落、性欲减退等,心脏病、哮喘患者禁用!

使用频率:每天2次(天黑之前点药)

临床常用: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原理:减少房水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房水排出

特点:降压幅度中等,夜间效果欠佳,可能有潜在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副作用:眼红、眼痒、低血压、晕厥、嗜睡、焦虑抑郁等,司机、高空作业的人禁用!3岁以下的小朋友禁用!3岁以上儿童慎用!

使用频率:每天2-3次

临床常用:溴莫尼定(阿法舒)

碳酸酐酶抑制剂

原理:减少房水生成

特点:降压幅度中等偏下,夜间作用可,可以睡前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副作用:视物模糊、刺痛、角膜炎、结膜炎、皮炎(滴眼液)

感觉异常、麻木、低钾、酸中毒、肾结石、骨髓抑制(口服药)

使用频率:每天2-3次

临床常用:

联合制剂——复方制剂

特点:将以上几类药中的两类制成固定复方制剂,进一步增加降眼压幅度、减少用药次数

临床常用:

拟胆碱作用药物

原理:增加房水外流

特点:缩瞳、拉开房角,常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但也有可能诱发恶性青光眼

副作用:眼周及眼内疼痛、视物模糊、加重眼内炎症,头痛、鼻塞、出汗、胃肠道紊乱等

使用频率:每天2-4次

临床常用:毛果芸香碱(真瑞)

高渗脱水剂

原理:减少眼内容

特点:迅速脱水、大幅度降低眼内压,急诊常用药

副作用: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慎用);心衰、肾衰、脑疝(心肾功能不全、高龄者慎用)

使用频率:遵医嘱!

临床常用:甘露醇(静脉输液)

综上所述,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种类繁多,特点和副作用各异。青光眼患者要熟悉自己的用药情况,同时切记不要擅自停药、改药,在复诊的时候和医生做好沟通交流,以便医生更好地调整和指导用药。最终通过患者和青光眼专科医生共同努力,达到目标眼压,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光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吴玲玲教授团队简介

吴玲玲,博导,教授,主任医师,从事青光眼医疗、教学、科研近30年。擅长青光眼视功能损害及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闭角型青光眼及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各型青光眼的诊断和疑难杂症的处理技术、各种难治性青光眼的激光及手术治疗,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项目名称:视神经星状胶质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青光眼中的特性;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年-年)。

主要科研成果:

1.率先在国际上报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术后房角接触性关闭的眼解剖特点,揭示了以我国患者高发的致盲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疾病规律和特点,与欧美人不同,我国患者在接受了首选的激光虹膜击孔手术后仍然有2/3存在着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这和中国人独特的眼球解剖结构有关。

2.发现在青光眼动物模型中视网膜节细胞的死亡与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与胶质细胞定位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后者产生如TNF-α等因子来介导该过程,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可以保护小鼠青光眼模型的视网膜节细胞。

3.证明倍频视野计FDP不仅能显示普通视野计尚未能检测出的青光眼异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未来出现的视野缺损,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4.发现对于残余性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同等甚至优于传统药物毛果芸香碱。

5.在90年代中末期进行的角膜厚度对青光眼眼压关系的研究,证实,正常人的角膜厚度变异很大,影响眼压的测量值;高眼压症患者的角膜厚度较厚,导致眼压测量读数高于实际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并不是因为角膜薄导致高眼压测定不出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6.发表国内外论文共计百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2篇Ophthalmology,最高IF5.);参编论著1部。

学术兼职: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2.《中华眼科杂志》、《眼科》、《中华实用眼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委

3.北京市外国医师在京短期行医资格考试中心考评专家、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获奖情况:

1.年世界青光眼大会SpecialAttention论文奖

2.年亚太青光眼学会(AOGS)论文发言一等奖

范翔,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从事青光眼医疗、教学、科研9年。擅长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引流阀植入手术治疗,医院新技术准入5项。参与国家级青光眼学习班WetLab医院内部继续教育课程授课。参与国家卫计委、北京大学、医院科研项目各1项。多次在国内外眼科学术会议作青光眼领域大会发言。

科研成果:

发表国内外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4篇(1篇Ophthalmology,IF5.)。

学术兼职:

1.亚太眼科学会(APAO)会员;美国ARVO会员;美国AAO会员。

2.《InternationalJournalofOphthalmology》审稿专家;科普杂志《大医生》审稿专家。

出诊时间表:

作者:高玉菲、范翔

编辑:周吉超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yszl/1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