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饮食治疗 > 社会三五年后眼睛失明将会大爆发再不

社会三五年后眼睛失明将会大爆发再不



近来,朋友圈谣言四起,想必那些谣言制造机也到了冲业绩的紧要关头。此刻,圈里的大爷大妈们最易中枪,年轻美丽的姑娘和帅小伙也可能不慎入坑……

这不,最近一则《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的文章被广泛流传,小编搜索发现,这篇文章的内容被各路美容养生类、护眼产品推广类平台转发扩散,一时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神马?难道三五年后瞎子的数量要直线上升了吗?

  

先别慌!在文章内容中,即将造成眼睛失明大面积爆发的元凶被指向它——蓝光!

“高频率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其结果是只能等着失明。”

“手机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添加了眼睛疾病的风险。”

由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屏幕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增加人们患眼睛疾病的风险。蓝光的危害有这么可怕吗?生活中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护蓝光?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赶紧来看看吧!

△资料图

什么是蓝光?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大类,其中,可见光是指人的视觉能够感受到的光谱,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蓝光就属于可见光的一种,波长在—纳米之间,我们人眼对它感受到的颜色是蓝色,所以这个波段的光被称为蓝光。

因为蓝光的波长相对比较短,所以能量比红光和绿光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视网膜上。但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波长在-纳米以内的蓝光,在一些动物实验中被证实能够损伤视网膜。而到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益的,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各类浴霸、平板显示器、荧光灯、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幕、LED灯等新型人造光源及太阳光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蓝光。

蓝光可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蓝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损害视力,法国国家卫生安全局曾提醒:“长期、近距离、重复地暴露在含有大量蓝光的LED灯光束下,由于细胞氧化应激,可能增加视网膜上发生白内障和病变的风险”。不过,法国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包括阳光在内,所有的白光中都有蓝光。如果说屏幕的蓝光有危害,那么与阳光相比,这些危害是微不足道的。

△资料图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在《“蓝光”有那么可怕吗?》一文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对光损伤有保护机制。除了角膜、晶状体可吸收部分光以外,瞳孔的变化也有保护作用。当大量光线进入眼内,瞳孔会缩小,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放大。此外,我们的机体还有抗氧化系统,保护我们免受损伤。只有当进入眼内的光线过多,或光照射时间过长,加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弱,才会出现眼底的病变。

眼睛长时间暴露高频率蓝光中,才可能损伤视网膜

专家强调,不应过分夸大蓝光的危害性。事实上,只有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才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而这种蓝光过量的环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处的环境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应该把蓝光与“视网膜损伤”划等号。

其实,由于人眼自身对于蓝光就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大部分蓝光会被我们的黄斑色素和晶状体过滤掉。但晶状体过滤功能不太好的人,即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做过白内障手术的人以及黄斑色素累积较少的老年人,这类人群对蓝光更需警惕和加强防护。

可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关灯后看手机”、“在黑暗中玩手机”会让眼睛失明?这是真的吗?

  

很多人确实都有在睡前看手机的习惯,似乎不看会儿手机会感觉睡不踏实、少了些什么……

  

但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有人会感到眼睛发酸发胀,甚至还出现视力急剧下降、近视加深、出现重影的情况,要过很久才能恢复。

  

关灯后在黑暗中玩手机,真的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吗?

  

△资料图

中医院视网膜科主任巢国俊表示,长期入睡前关灯玩手机是一种不良习惯,对视力会有一定影响,眼睛容易干涩酸胀,易引起眼部的疲劳,但“黑暗中玩手机致盲”的说法目前缺乏相关科学依据。

  

如果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多半是视网膜动脉痉挛发生供血不足所造成。不过暂时性“失明”的情况在爱玩手机的人中还是比较普遍的,只要日后加强注意,不要过度用眼,应该就不会再出现了。

  

医院眼科专家提醒:

  

1、不要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使用半小时需要休息一下。

 

2、若在夜间使用手机,可以选择在旁边开盏低亮度的背景灯,减少亮光对眼睛的刺激。

  

3、调整手机屏幕的对比度,使亮度和色泽尽量柔和些,适当降低眼睛的负荷。

  

小编来总结下,不论是长期暴露在“蓝光”下还是“黑暗中玩手机”都不是什么健康的好习惯,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我们又无法抗拒,有什么办法能让眼睛也劳逸结合,更好地缓解眼睛疲劳呢?

  

劳逸结合?没事儿多“翻白眼儿”

  

解放军第医院眼科宋海珊主任提示,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容易用眼过度,要记着多眨眼睛。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很容易使眼睛干燥,流眼泪,进而造成干眼症,所以,要经常练习眨眼或使眼球尽量向左右上方看,类似“翻白眼”,有助于预防干眼症。

另外,想要防止眼疲劳,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长期坐在办公室,多出去走动,看看远方和绿叶,有助于防止眼睛疲劳造成的不适;

  

2、可多吃护眼食物,胡萝卜、橘子、枸杞子、菊花茶等,适当的叶黄素、花青素等营养素也能帮助维护眼睛健康;

  

3、看电视宜保持在3-5米,看电脑保持半米左右,不要趴在床上看书,防止离太近而视网膜内视紫质大量消耗,影响视力。

此外,对于传言中提到的“蓝光可致黄斑病变”,刘宏伟认为:“老年黄斑变性的原因复杂,蓝光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此只防蓝光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知道,不单是蓝光,所有的光都可以对我们的黄斑造成伤害,我们应远离过多的光线、杜绝没有必要的光线”。

生活中如何防护蓝光的危害?

专家建议,生活中如果要防护蓝光的危害,一方面要注意生活中的光源,避免眼睛被过量光线照射;室内照明不应过亮;外出时应佩戴墨镜或变色镜,避免光线直射入眼;长期使用电脑的时候,应将屏幕亮度调暗,可隔段时间闭眼休息几分钟。

△资料图

另一方面,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合格的防蓝光眼镜。目前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镜片表面镀一层可以反射短波蓝光的膜层,大约可以阻断15%至35%的有害蓝光,镜片无色透明;另一种是通过渗透的方法把色素渗入镜片材料中,由色素来吸收蓝光,这种镜片的防蓝光效果要优于膜层反射镜片,镜片呈淡黄色。

不过,有需要的人群在挑选眼镜时,应警惕卖家的过度营销,挑选质量、规格都合格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防蓝光眼镜充斥着大量不符合参考标准的产品,还有部分镜片样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对于眼部功能健康的人群,保护眼睛的关键不在于佩戴防蓝光眼镜,而是要控制自己,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看。

来源:澎湃新闻,综合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本期编辑:胡洪江、胡程远

文章来源: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yszl/1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