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饮食治疗 >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



1.不属于医嘱内容的是

A、给药途径B、护理级别C、隔离种类D、药物剂量E、测生命体征的方法

答案:E

解析:医嘱的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日期、时间、护理常规、护理级别、隔离种类、饮食、体检、药物及其剂量和用法、各种检查和治疗、术前准备、医生和护士的签名。

2.护士在体温单上绘制肛温的符号为

A、⊙(蓝色)B、○(蓝色)C、●(红色)D、╳(蓝色)E、●(蓝色)

答案:B

解析:体温符号:口腔温度以蓝“●”表示(E错),腋下温度以蓝“╳”表示(D错),直肠温度用蓝“○”表示”,该题目中需记录肛温应该用蓝“○”(B对),脉搏以红“●”表示(C错),护理文书书写中无“⊙”符号(A错)。

3.书写病区报告的顺序是先写

A、施行手术病人B、转入病人C、危重病人D、新入院病人E、转出病人

答案:E

解析:病区值班报告由办公室护士或值班护士对病区内病人在本班的动态(指病人流动情况、新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所做的书面交班。书写的顺序为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病重等(E对)。

4.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A、红点红虚线B、蓝点蓝虚线C、红圈红虚线D、蓝圈蓝虚线E、红圈蓝虚线

答案:C

解析: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30分钟所测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格内,以红“〇”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C对)。

5.根据医嘱处理原则,处理医嘱应先执行

A、新开的长期医嘱B、即刻医嘱C、定期执行的医嘱D、长期备用医嘱E、停止医嘱

答案:B

解析:医嘱的处理原则:先急后缓,先临时后长期,先执行后抄写。即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最后转抄到医嘱单上,执行者签全名”(B对A错);1)长期备用医嘱: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需要时使用,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医嘱方为失效,并需注明间隔时间。2)临时备用医嘱:仅在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使用,只执行1次,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

6.属临时医嘱的是

A、病危B、一级护理C、大便常规D、氧气吸入prnE、半流质

答案:C

解析:临时医嘱指一次完成的医嘱,包括诊断性的一次检查、处置、临时用药,大便常规属于临时医嘱(C对);长期医嘱包括护理级别、饮食、药物等(ABE错);备用医嘱包括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prn指需要时(D错)

7.应抄录在临时医嘱栏内的医嘱是

A、流质B、一级护理C、安定5mgHSD、测BPqd×3天E、半坐卧位

答案:C

解析:临时医嘱: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一般只执行1次,并应在短时间内执行,有的临时医嘱需立即执行,有的限定执行时间;长期医嘱:医嘱自开写之日起,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安定5mgHS是临时医嘱,应抄录在临时医嘱栏内(C对)。流质、一级护理、测BPqd×3天、卧位均有效期超过24小时,为长期医嘱,应抄录在长期医嘱栏内(ABDE错)。

8.患者,男性,52岁,肺癌晚期,诉胸部疼痛,医嘱为哌替啶50mgimprn,该医嘱为

A、长期医嘱B、临时医嘱C、长期备用医嘱D、临时备用医嘱E、口头医嘱

答案:C

解析:长期备用医嘱: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需要时使用,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医嘱方为失效,并需注明间隔时间。

9.患者女,34岁。今早主诉昨晚夜间多梦易醒,下午医生开出医嘱:地西泮5mg,PO,sos。当晚患者睡眠良好,该患者医嘱未执行。值班护士应在次日上午,在该项医嘱栏内

A、用红笔写上“失效”B、用蓝笔写上“失效”C、用红笔写上“未用”D、用蓝笔写上“未用”E、用红笔写上“作废”

答案:C

解析:临时备用医嘱:医生直接写在临时医嘱单上,12小时内有效。执行后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过期未执行自动失效,由护士在该医嘱后用红笔注明"未用"两字。故本题选C

10.题干:患者,女性,35岁,患子宫肌瘤拟行手术治疗。术前1日8:00am医生开医嘱安定5mg,posos,此项医嘱的失效时间是

A、当日6:00pmB、当日8:00pmC、次日8:00pmD、次日10:00amE、至医生停止医嘱为止

答案:B

解析:临时备用医嘱:仅在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使用,只执行1次,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

11、患者女,60岁。因肺癌晚期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消沉,有轻生念头。此时患者的心理反应阶段属于

A、忧郁期B、接受期C、协议期D、否认期E、愤怒期

答案:A

解析:此患者此期存在强烈的孤独感,沉闷压抑,甚至对周围的一切采取冷漠的态度。

12、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

A、视觉B、嗅觉C、味觉D、听觉E、触觉

答案:D

解析:临终患者最先消失的是视觉(A错),患者视力逐渐减退,视力模糊至丧失。然后其他感觉如嗅觉、味觉、触觉消失(BCE错),最后消失的是听觉(D对)。

13、某肝癌晚期患者住院期间情绪激动,常常指责或挑剔家属和医护人员,护士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给患者正确的死亡观和人生观教育B、让患者尽可能的一个人独处C、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D、诚恳地指出患者的不恰当做法E、减少和患者的语言交流

答案:C

解析: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与接受期,愤怒期病人内心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可见该题中患者处于愤怒期。愤怒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应清楚地认识到病人的发怒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正常行为(AD错),应当允许病人的宣泄行为,理解其不合作行为,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宽容、关爱、理解等心理支持,减少与患者交流或尽量让患者独处都是不恰当的行为(BE错),应该多倾听患者内心感受(C对),给予支持。

14、临床死亡期是在心跳骤停后的

A、2分钟内B、5分钟内C、8分钟内D、10分钟内E、15分钟内

答案:B

解析: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或个体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质扩散至皮质下部位,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5~6分钟,若时间过长,则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病人生命仍有复苏的可能(B对)。

15、濒死期病人会出现

A、呼吸停止B、新陈代谢相继停止C、反射性反应消失D、体温下降,接近室温E、各系统功能紊乱

答案:E

解析:濒死期的病人的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各系统功能紊乱,死亡即将发生(E对)。呼吸停止、反射性反应消失出现于临床死亡期(AC错)。生物死亡期的病人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尸体温度降至接近室温(BD错)。

16、临终病人虽已开始接受患不治之症的事实,但仍抱有能治愈的希望,此期属于

A、协议期B、接受期C、否认期D、愤怒期E、忧郁期

答案:A

解析:(1)协议期:病人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以完成未尽心愿,并期望奇迹出现,常常表示“如果能让我好起来,我一定...”。此期间病人变得非常和善,宽容,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A对);

(2)接受期:此时,病人对死亡已有所准备,未完事宜均已处理好,因而变得平静、安详。病人因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和衰弱,故常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来临(B错);

(3)否认期: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常常没有思想准备,其心理反应为“不,不可能,不会是我!一定是搞错了!这不是真的!”以此来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继而会四处求医,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误诊。此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度过,也有些人会持续否认直至死亡(C错);

(4)愤怒期:病人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产生“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的心理反应。内心的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D错);

(5)忧郁期: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已经无望时,病人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病人常要求会见亲朋好友,希望有喜爱的人陪伴,并开始交代后事(E错)。

17、哪些不是临床死亡期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反射性反应消失D、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出现尸冷

答案:E

解析: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出现不可逆变化。此期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而且,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质扩散至皮质下部位,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ABCD对)。

18、李女士,48岁,脑出血后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应属于

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疾病晚期E、脑死亡

答案:E

解析:(1)脑死亡的判断标准: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②自发呼吸停止。③脑干反射消失。④脑电波平直(E对);

(2)濒死期: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或丧失状态(A错);

(3)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之一过程由大脑皮层扩散至皮层下部位,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B错);

(4)生物学死亡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集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出现不可逆变化。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C错)。

该病人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符合脑死亡的判断标准(E对)。

19、患者男、70岁,因脑出血急诊入院。目前患者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脑电波平坦,目前患者处于

A、生物学死亡期B、深昏迷期C、濒死期D、临床死亡期E、临终状态

答案:D

解析:(1)生物学死亡期:人体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无任何复苏希望,并且尸体将出现以下变化:尸冷、尸斑、尸僵和尸体腐败(A错);

(2)深昏迷期:深昏迷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均无任何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腱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即各种反应和反射都消失,病理征继续存在或消失,可有生命体征的改变,题中患者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显然不是深昏迷期(B错);

(3)濒死期:临终表现的进一步恶化,为临终过程的最后阶段,但却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呼吸、循环衰竭、代谢紊乱,机体各系统和功能严重障碍。但有的猝死患者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CE错);

(4)临床死亡:①呼吸心跳完全停止。②瞳孔散大并固定,所有反射消失,身体呈松懈状态。③脑电图显示:脑电波平直。此期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时期(D对)。

20、男性,70岁,肝癌晚期全身转移,极度衰弱。对其护理应考虑

A、让病人有尊严地度过余生B、提供根治疗法C、放弃特殊治疗D、延长生命过程E、实施安乐死

答案:A

解析: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以控制病人症状,缓解其痛苦,保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使临终病人平静、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时减轻临终病人家属的精神压力。该患者为肝癌晚期全身转移,极度衰弱,处于临终阶段。在控制患者症状的同时,应保护患者的自尊,使患者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A对)。

来源:网络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如您喜欢,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yszl/1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