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饮食治疗 > 专家谈青光眼
专家谈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类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0.2%~.75%,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4%,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它发病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属于老年性疾病。并且随着沙眼和其他感染性眼病逐渐被控制以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青光眼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一组引起视神经进行性萎缩、视野逐渐缩小最后导致患者失明的眼病
正常眼球是有一定压力的,当眼内压超过自己眼球所能耐受的最高水平时,它可以造成眼底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时叫青光眼。正常眼压一般在2mmHg以下。
青光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青光眼的产生原因包括解剖因素、不良用眼习惯、药物刺激等。青光眼病人一般存在着一定的解剖因素,例如:眼球小、眼轴短、有远视、前房浅。此时如果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如:情绪波动、在黑暗中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全身或局部应用阿托品类药物、过度疲劳等,就可能发生青光眼,严重者发生急性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失明。
青光眼急性发作一般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症状:眼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只有光感、伴有恶心、呕吐;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变大、晶体混浊、眼压高(多在60mmHg以上)眼球坚硬如石。也有一些青光眼眼压很高,但却无任何症状,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无症状病人虽然没有什么痛苦,但是其后果更为严重,有的病人已经失明了,才被发现,此时治疗为时已晚。
青光眼的治疗目的是保护病人的视功能,部分病人用药可以安全的控制眼压,但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不宜常用。激光或手术是另一治疗青光眼的方法。要尽量早做,因青光眼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眼压高于患者的耐受程度引起的视神经损害
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急性眼压升高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高眼压初期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发生角膜上皮水肿而影响视力。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可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由于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形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此时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因此青光眼强调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如何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