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治疗方法 > 赣州二套第1关注赣州实施首例洋角
赣州二套第1关注赣州实施首例洋角
赣州实施首例“洋角膜”移植手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有这样一些人因眼角膜白斑导致失明,一直渴望重见光明。近日,两枚由斯里兰卡空运而来“洋角膜”抵达赣州,赣州市两位眼疾患者将迎来光明的世界。
熊锦昌老人,今年87岁高龄,在他一岁时左眼因角膜白斑导致失明,视力受损了整整86年。熊锦昌老人说,年轻时右眼视力正常,五年前得了青光眼又导致右眼失明,从此陷入到了黑暗的生活,五年间全由保姆照料。
另外一位患者王家材今年63岁,年工作时不慎让塑料碎片蹦进右眼,当时只做了简单处理而导致角膜白斑,目前仅存光感。
王家材:比如说要拿一个开水壶,把水倒到杯子里面,就很容易倒到外面去,倒不到杯子里面。非常期待把眼睛治好恢复原状,让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这两位患者的主治医生文为杰告诉记者,视力不便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变得极为不便,他们都必须做角膜移植手术,才能重见光明或者视力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角膜供体资源的匮乏,两位老人求医多年无果。
文为杰说,角膜就是人们俗称的“黑眼珠”,位于眼球的正前方,形似圆球体的半透明部分,在赣州市很难寻找到角膜的来源。
医院综合眼病科主任文为杰:我们江西,甚至全中国对于捐献角膜的认识很薄弱,除非死者有遗嘱,自愿捐献,没有遗嘱的话,对家属做工作是很难的。
两位老人偶然听说了赣州可以做角膜移植手术,抱着一线希望到院求医,院方在确诊后当即进行角膜供体配比,最终,和斯里兰卡国际眼库一双眼角膜供体配比成功,并同时邀请医学博士姚晓明为两名角膜白斑患者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洋角膜”抵达赣州
由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空运到赣州的眼角膜,于12月25日下午抵达赣州黄金机场,医院院长陈东准时出现在接机大厅。他手中装有角膜的盒子格外引人注目。顾不上行程劳顿,姚晓明博士立即乘上了角膜护送专车,医院。
医院院长陈东:这次角膜供体是来自于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我身边这位就是我们国内著名的眼科的角膜移植专家姚晓明教授。
记者:姚教授,你回去就立马要做手术吗?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姚晓明:对,马上要手术,因为这个角膜保存时间只有两个星期,在这两个星期内手术越早做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
记者:预计这两位患者手术大概要多长时间?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姚晓明:这手术要根据情况,一般来说一个小时左右。
记者:成功率大概有多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姚晓明:角膜移植的成功率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如果病人的条件不太好的话,成功率只有30%到50%,如果条件好的话,成功率有90%以上,所谓条件好与条件不好主要是根据病人不同情况,比如化学伤这些,这个条件比较差一些,如果因为感染早起的眼疾角膜,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角膜护送车辆医院的同时,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为患者做术前检查和准备手术。
据了解,角膜移植术适用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混浊或水肿而严重影响视力的病变,由于角膜供体缺乏,江西省眼库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大部分角膜资源都由外地调遣或其他渠道获取,即便如此,每年角膜移植手术量也不超过例,仅为角膜病患者的0.2%,绝大多数的患者由于没有合适的角膜供应,只能无奈坐等直至失明。
医院院长陈东:目前我们国家因角膜白斑致盲的患者大概是多万,每年还有5万的递增数,大概是这样一个发病情况,我们国家每年能做角膜移植手术的比例大概是例左右,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供需矛盾是很大的,缺口是很大的。
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完成患者复明有望下午4点,角膜医院。姚晓明博士到院后,立即赶往手术室。他说,为了使角膜在最佳使用期内实现移植,每次角膜的运输都是争分夺秒。角膜承载着的爱心,让医务工作者们感到责任重大。
手术从下午4点35分开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下午5点30分一只角膜移植入了王家材的右眼。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姚晓明:这个病人是角膜白斑,因为角膜混浊,遮盖了瞳孔的视线,所以看不见,通过把混浊的部分用透明的角膜切换掉,我相信他明天的视力有一定的提高,这个手术还是进行的很顺利的,很成功。
下午5点40分姚晓明紧接着为熊锦昌老人做术前最后一次检查。下午5点45分第二台手术开始。
在手术间外的家属也在紧张和渴望交织的心情中等待。
年12月25日下午6点41分,对于87岁高龄的熊锦昌老人而言,是最难忘的时刻,这时一只角膜成功的移植进了他的左眼。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姚晓明:这个手术难度还是比较大,首先我们把他的角膜白斑切掉,在切除白斑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他有红膜粘连,把它解除以后,然后把它的白内障摘除了,我们发现白内障又黑又大,非常的严重,我们帮他换上了透明的角膜,从整个手术过程来说,还是非常顺利的,我们期待明天有一个好的结果,老人家有一定有用的视力,安度晚年。
历时2个小时,在医生的高超医术下,两名患者成功移植上了来自遥远国度斯里兰卡的珍贵角膜,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重新沐浴在温暖光明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