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治疗方法 > 超越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超越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如果功能性的躯体障碍长久不愈,最终可能会演变成器质性病变,此时就称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统称“神圣七病”,由Alexander最早提出。广义的心身疾病则有五十余种。从表5-3中不难看出,有些内容实际上属于心身紊乱,甚至心身反应,说明广义的心身疾病实际上包括了部分心身紊乱和心身反应。还有一种更广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心身疾病,这是因为,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有的疾病都是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是起作用的。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心理生理学、心理动力学和内脏学习理论。

心理生理学认为,心理因素是通过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引起躯体障碍的。这三个系统属于体内的信息系统,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都是信息物质,它们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而不是提供能量(如碳水化合物)或结构(如蛋白质)。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它们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称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或“精神神经免疫网络”。

心理动力学认为,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达,除此之外还有第四条途径,那就是内脏。内脏活动具有与语言、表情和动作相类似的功能,因此,内脏活动也称“器官语言”。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而器官语言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征象;语言是抽象的,器官语言是象征性的。一般人都能根据内脏活动或躯体症状的表现了解其意义,例如,支气管哮喘是哭泣的象征,鼻炎和感冒是无声的哭泣,咽喉炎和喉头堵塞感是敢怒不敢言的表现,神经性呕吐源于精神上的“吃不消”,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情感的“饥饿”,妇科病和男性病是夫妻关系不和的表现,职业病是工作压力过大或对工作不满的表现,皮肤病是自我不协调或人际关系紧张的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不能很好地接纳的自己的表现,癌症是自我催残的表现。

内脏学习理论认为不但人的外显行为可以学习,内脏活动也可以学习。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可以改变内脏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错误的学习可以导致内脏功能紊乱,出现躯体障碍。反之,通过再学习可以消除内脏功能紊乱,治愈躯体障碍。内脏学习主要通过生物反馈来实现,即把内脏活动的信号(生物信息)通过电子仪器放大,并以听觉或视觉的信号呈现(反馈)给病人,当出现适宜的信号时,相应的内脏活动就会受到强化而被固定下来。

表8-1心身疾病的范围

1、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心因性多食或异食症,胆道功能障碍,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

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神经性咳嗽等

3、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原发性低血压综合征,心因性晕厥,某些心律失常,心脏神经症等

4、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痉挛性斜颈,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等

5、内分泌、代谢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心因性多饮症等

6、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颈臂综合征,腰腿痛,书写痉挛等

7、泌尿生殖系统:神经性多尿症,阳痿,激惹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8、皮肤科:慢性荨麻疹,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多汗症等

9、耳鼻喉科:梅尼埃综合征,慢性副鼻窦炎,咽部异物感,口吃,晕动病等

10、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征,弱视,眼肌疲劳症等

11、口腔科:心因性齿痛,颞关节炎,口腔异物感,口腔粘膜溃疡等

12、儿科:心因性发热,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脐周绞痛,心因性呼吸困难等

13、妇产科: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外阴瘙痒症,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痛,心因性不孕症等

14、外科:手术后肠粘连,胃大部切除后进食障碍综合征

15、肿瘤科:癌症

心身疾病虽然表现为躯体症状,但本质上属于心理障碍,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从心理的角度看,任何一种躯体症状都具有“心理学意义”,这是因为,躯体症状是通过“置换”而产生的。对躯体症状进行解释,可以了解其中的心理学意义。

现代解释学的创始人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分为两类:客观的解释和技术性的解释。客观的解释强调“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固定关系,以此作为解释的依据。德国心理学家德特勒夫森和达尔克在《疾病的希望》一书中所列出疾病的器官与心理的对应关系,就属于客观的解释。另外,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属于客观的解释。技术性的解释强调意义的独特性,认为只有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才能正确解释“文本”的意义,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和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都属于技术性的解释。

表8-2:人体器官与心理的对应关系

鼻子

权力,骄傲,性欲

大肠

未意识到的事,吝啬

攻击性

耳朵

服从

联系,交际,自由

评价,世界观,与本原的联系

坚强,履行规范

脊背

正直

肌肉

活动性,灵活性,主动性

理解,坚定,扎根,谦卑

恐惧

膀胱

释放压力

皮肤

分界,规范,联系,温柔

伙伴关系

生殖器

性欲

理解,行动能力

四肢

活动性,灵活性,主动性

头发

自由,权力

感觉,接受能力

屈从

小肠

处理,分析

心脏

爱的能力,感情

血液

生命力,活力

牙龈

信任

牙齿

攻击性,活力

眼睛

眼力

阴道

献身精神

阴茎

权力

指甲

攻击性

愿意接受

一、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受植物神经的支配,心理因素非常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异常,甚至导致器质性病变。

有人把应激状态下的心身反应分为两种类型:交感型和副交感型。交感型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型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心跳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交感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关系更密切一些。

交感神经的活动常常伴随着“战斗或逃跑”的行为反应,以及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反应。焦虑与精神压力有关,恐惧和逃跑与遭遇有关,愤怒和“战斗”或攻击与挫折有关。因此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是压力、遭遇和挫折引起的,是压力、遭遇和挫折在身体上的表达。有些压力来自外界,但大多数压力是当事人自己造成的。这些人争强好胜,自我要求高,总想出人头地,因而把自己弄得忙忙碌碌、焦头烂额,心理学家把这些心理和行为特点称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和高血压关系非常密切。

那么,A型行为又是怎么形成的?一般认为与潜在的不安全感或“基本焦虑”有关。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感到焦虑,为了消除这种焦虑,他们必须做点什么,于是就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二、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与副交感神经关系密切。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蠕动加快,甚至出现痉挛或逆向蠕动,导致返酸、嗳气、呕吐、消化不良、胃溃疡、腹痛、腹泻、便秘等。

与交感神经不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常常伴随着“保存与退缩”的行为反应,以及悲哀、沮丧、抑郁等情绪反应。这些反应与丧失有关,而一个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比较容易感受到丧失。事实正是如此,溃疡病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往往具有依赖性强、行为幼稚、缺乏责任感等性格特征。另外,当一个人感情受到挫折或处于“情感饥饿”状态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溃疡病和慢性腹泻。

各种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等,都与情感饥饿有关。有关研究表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大多存在着母女冲突。也有人认为,进食障碍和消化不良是“精神吃不消”的形象表达。由于精神压力大,病人感到自己“吃不消”,但又不能直接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只能用“吃不下”和“消化不了”来表达。

虽然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压力引起的,但不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血管症状,而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和胃肠道症状,说明病人是用“退缩”和“保存”来代替“进攻”和“逃跑”,这也是由性格决定的。

三、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关系。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表现为呼吸加快,换气过度,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支气管阻力增加,通气障碍,甚至哮喘发作。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可能与性格有关,紧张型的人以过度换气为多,压抑型的人以支气管哮喘为多。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气管,影响气体交换,也可引起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

不管是过度换气还是支气管哮喘,病人都感到呼吸困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呼吸(respiration)和灵魂(spirit)有关。在梵文中,prana兼有呼吸和灵魂之意。中国人也认为,灵魂与“气”有关。呼吸困难就是气流不畅,意味着心灵受到了压制、隔离、限制,不自由。过度换气常常是惊恐发作的表现,而惊恐发作与场所恐惧症关系密切,病人害怕在某种场合一旦发生意外无法逃脱。哮喘发作与逃跑无关,而是一种求助信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哮喘是哭泣的象征,因为人在哭泣的时候总是呼得少吸得多。相反,笑的时候是呼得多吸得少。而达尔文早就指出,哭是一种求助行为。

按照上述说法,感冒也是一种求助信号,因为感冒的时候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比哮喘更象哭泣。鼻炎有“慢性感冒”之称,应该也是一种“哭泣”和求助。

四、男性病和妇科病

一般认为,男性病和妇科病是夫妻关系矛盾的信号。

最常见的男性病是性病、性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炎。一个已婚者,如果不寻花问柳,一般是不会染上性病的。而婚外情的发生,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基本上都是夫妻关系出问题的表现。性功能障碍也是如此,它至少反映了夫妻情感和性生活方面的不融洽。因此,单纯的性治疗和性技巧的学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应该调整夫妻关系。至于前列腺炎,一方面是性压抑、性生活过度或过度手淫所致,另一方面就是对性功能障碍和性抗拒心理的合理化解释。

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有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性功能障碍的后果是无法进行正常的性活动,这种结果也许是病人所期待的,或者说病人潜意识里拒绝性活动,而拒绝性活动的原因可能是:(1)由于性创伤或错误的性观念,病人对性持消极态度,不愿意让它发生;(2)病人把性等同于暴力、侵犯和侮辱,因而面对所爱的人时出现强烈的压抑;(3)由于夫妻关系不和或存在着潜在的敌意,不愿意让对方获得性满足。

有的病人不管在意识层面还是无意识层面都没有拒绝性活动的愿望,反而非常渴望性活动,但也发生了性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只能用操作焦虑来解释。病人太希望成功而出现严重的焦虑,影响了生理功能,导致性活动失败。这种失败又加重了焦虑,加上条件反射的作用,使性活动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同样,妇科病也多半是夫妻关系问题的非语言表达。不过,未婚妇女的月经障碍另当别论,那是自我不协调的表现,可能是对自己的女性身份的排斥和厌恶,也可能是不愿意长大成人。

不孕和流产是因为无意识中不想要孩子。不过,太想要孩子的人也容易发生不孕和流产,这是过分焦虑导致内分泌紊乱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太想要孩子显然是不想要孩子的反向作用。表面上很想要孩子,实际上没有孩子。没有孩子既是结果又是目的,同时也是原因。不想要孩子的原因无非是:(1)心理还不成熟,自己都还是孩子,很孩子气,缺少“母性”;(2)外界条件还不具备,如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自己的住房,生活不稳定等。

从表面上看,假孕反应和不孕症是相反的,其实本质相同。一般认为,只有很想怀孕的人才会出现假孕反应。但是,非常不想怀孕甚至害怕怀孕的人也容易出现假孕反应。那么,很想怀孕和不想怀孕到底何者是真实的动机,何者是反向作用?由于假孕反应不是真正的怀孕,因而推测,不想怀孕才是真正的动机。因为不想怀孕所以不孕,为了掩饰不孕而假装已经怀孕,出现假孕反应。假的就是假的,病人实际上没有怀孕。

五、疼痛

肩、背、腰、腿的疼痛一般被归咎于肌肉劳损和脊椎病变。但是,此类病痛在非体力劳动者中非常流行,显然不是由于“劳损”。有人认为是缺少劳动的结果,缺少劳动导致肌肉松弛、退化,而容易受伤。其实,肩背痛和腰腿痛与过度劳累和缺少劳动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精神压力引起的。当一个人精神压力很大的时候,不但心情紧张,神经和肌肉也会紧张起来。精神压力引起的肌肉紧张和从事重体力劳动时的肌肉紧张是一样的,因此容易引起肌肉劳损,甚至引起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甚至骨折。

头痛,尤其是肌紧张性头痛,其发病原理也是如此。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皱着眉头,长期皱眉会引起头皮肌肉缺血而导致头痛。作为一种象征,头痛是“问题棘手”、“麻烦”的意思。因此,在治疗头痛时,应该首先了解患者最近遇到了什么令他“头痛”的事。先把这些事情处理好,然后再用药,这样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偏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其直接原因是血管扩张,而间接原因是情绪紧张。情绪紧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酸性代谢物堆积,刺激神经,引起反射性的血管扩张。

六、睡眠障碍

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失眠的原因很多,许多疾病(包括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都可以引起失眠。失眠者一般都有两种心理:(1)害怕失眠,我们称之为“失眠恐怖症”;(2)过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zlff/9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