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病情诊断 > 爱眼日关爱父母从眼健康开始
爱眼日关爱父母从眼健康开始
母亲节刚过,你是否发现对父母的关爱不够?尤其是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而你工作越来越忙。关爱父母,从关爱父母的眼健康开始。
看不清就是白内障吗?非也。专家表示,老年性白内障只是看不清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因为岁月的流逝,眼损耗多了,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也是看不清的常见原因。而随着眼科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以前的一些眼保健观念也需要改变,而疾病认识的误区更须纠正。
雾里看花——老年性白内障错误观点
●白内障熟了才做手术。
●与其开刀做手术,不如用眼药水。
正确观念
●不用等熟,只要影响生活就可做手术
广州医院眼科主任沙翔垠教授对记者表示,以前由于医学水平有限,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取出浑浊的晶体白内障后,由于晶体原本起屈光作用,术后要戴眼镜矫正视力。也由于手术切口大,需要缝合,术后切口处会出现散光,视力只能恢复到0.1左右。由于恢复程度不高,只有在视力下降到看不清才值得做手术。因此,那时候白内障是建议成熟后才做手术。“现在的观点是,当白内障致视力下降到低于0.3时,就可考虑手术,特殊人群如司机、画家等对视力要求较高者,视力低于0.5时,即可选择手术。”
白内障从出现视物模糊到成熟期有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如果拖延不做手术,长期生活在模糊世界中,影响生活质量外,还会因为白内障膨胀,继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引起头痛、眼痛,过熟的白内障还会诱发眼内发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同时白内障成熟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也明显增加。
●做手术摘除浑浊的晶体并换上人工晶体才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滴莎××思眼药水能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王老太3年前因为视力下降、生活不便就诊,发现视力只有0.1,医生建议她可选择做白内障手术,然而她惧怕手术,听信广告“不开刀治好白内障”,滴用所谓白内障防治的眼药水。然而,10多支眼药水滴完了,无效,销售说是时间不够,于是再滴了3年,白内障并没消,倒是熬“熟”了,最后还是得做手术。
沙翔垠指出,药物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众多患者的梦想。然而经过多年研究,仍未发现能真正治愈白内障的药物。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治愈白内障那么这种药也可能使人长生不老,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实际上是人老化的一种表现。目前对已形成的白内障药物无明确的治疗效果,对已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最有效的办法是手术治疗。
“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安全有效,尤其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仅3mm左右),无需缝线,仅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很快完成手术,患者无痛苦,视力恢复快,如果不存在眼底病变,多数患者可以恢复理想的视力,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视神经萎缩——青光眼错误观点
●青光眼都是突然发作,症状明显
正确观念
●慢性青光眼几乎感受不到症状
45岁的张先生因为儿子和他玩耍时遮住了他的左眼,他才意外发现右眼根本看不到东西。急忙求医后,求医生想办法挽救他失去的视力。然而却得到医生惋惜的劝慰:“你的右眼视神经已经完全萎缩,就像一棵树,树根已死了,再怎么也救不过来了。”
沙翔垠告诉记者,青光眼有急、慢性之分。急性青光眼最常见的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在过度劳累、过度用眼、生气、休息不好等诱因下发作,出现明显的眼球胀痛、眼红、视物不清,并可伴有同侧偏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慢性青光眼不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那样让人痛得受不了,而是眼压缓慢升高,多数人感受不到。时间一长,人便耐受了,就像温水煮青蛙。它使患者看东西的范围逐渐缩小直至失明而毫不察觉,等到压迫视神经、视神经萎缩了,便会失明。“早期有办法治,如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晚了就不可逆转了。”
模糊扭曲——老年性黄斑病变错误观点
●黄斑病变没办法治
●看不清东西?应该是白内障
正确观念
●有注射药物、激光等治疗办法,但瘢痕化了就无法治疗,只能黄斑移植
沙翔垠对记者称,黄斑是每个人的眼睛都固有的结构,黄斑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干性与湿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后者则仅为前者的1/10-1/15。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能治的。除了药物治疗,使用抗新生血管生长类药物外,还有手术治疗,如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切除、黄斑转位术等。若病变部位不在黄斑中央,还可以采取激光治疗。
●老年性黄斑病变也会看不清,与白内障很易区别
一些老年人患此病看不清东西后,首先以为都是白内障所致。实际上,虽然两者都会影响视力,但却是很好区别的:白内障看东西时整个都是模糊的,黄斑变性看东西时则是物体扭曲变形,物体的四周清楚、中间模糊,通过医生行眼底检查即可确诊。
相伴而来——糖尿病性眼病错误观点
●虽然有糖尿病,但只要视力很好,不需要检查眼底
●血糖正常,就不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确观念
●疾病初始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得糖尿病就该每年查眼底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屈光性近视、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肌麻痹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其中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很多患者不知道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盲目自信认为自己眼睛没问题或自己的眼睛不会出问题,忽视了糖尿病对眼部的危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眼部多感觉不到什么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视力障碍、眼前黑影飘动,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异常,视网膜出血,甚至玻璃体出血及牵拉视网膜脱离,可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致盲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故应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便早防、早治避免失明。”沙翔垠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失明,很难治疗。
●控血糖是根本,但眼科检查不能松懈
沙翔垠指出,控制血糖是根本,同时不要忽视眼科的检查与治疗。真正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能降低糖尿病对眼睛引起的损伤。然而,几次的血糖测量正常并不代表已严格控制了血糖,但应尽可能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眼底病变的发展,但不代表不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详细报道见《新快报》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