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恶性青光眼 > 相关医院 > 试题赏析交通运输及其对其对区域发展的

试题赏析交通运输及其对其对区域发展的



导读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高中阶段我们主要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主要知识联系如下:浙江省新高考中,这部分加试的考点: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往的考试中,这部分内容是这样考查的:

例题1:交通运输的布局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小熊的思路

此题为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影响交通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其次是自然环境。该地为亚马孙平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不大,而且该地区原来就有便利的水运,能满足运输要求;从自然条件来看,世界径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河面宽阔,建设所需资金多和难度大,这么大工程的建设,势必对热带雨林造成破坏。综上,亚马孙河上很少有桥。

命题人的答案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历年真题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

C、耕地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4、由图中天山和等高线可知,铁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从天山山麓经过,山麓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铁路建设。

5、图中为兰新铁路部分路段,并不能看出线路的长短;天山南部山麓地区洪水并不多见;该路段没有隧道,没有桥梁,又是直线,工程量大无从谈起;从图中信息看,吐鲁番市和鄯善县离铁路较远,对当地发展不利。

6、在干旱地区,城市的发展主要受制于水源,而选项中的B和C均为水源,绿洲包括河流和地下水等各种水源丰富地区,盆地边缘多为绿洲地区。

4.D5.B6.B

例题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小熊的思路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时主要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缩运货物的特点。我国与中亚之间的铁路运输主要是考虑铁路运输的优点,故选择C。

命题人的答案

C

历年真题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下题。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从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约20个纬度以上,运输距离较远,而玫瑰花属于易变质的鲜货,需要快速运到市场,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C

例题3: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6.(节选)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小熊的思路

该题第一问是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第二问是考查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公路经过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并且经过湖泊地区,所以需要架桥,建隧道;该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大别山南北的距离缩短,节省时间,该公路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命题人的答案

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历年真题

34.(节选)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年和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81亿元增加到年的.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首先应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即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对外联系,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可以刺激商业、旅游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交通条件的改善还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14.(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的有利变化。(6分)

(2)图5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12分)

(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港口)的影响。洛比托是大西洋沿岸的港口,经济腹地是影响该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中铁路的建设使的该港口的经济腹地范围大大扩展,使其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

(2)本小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影响因素,一般可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对列车速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地形以及线路曲直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低平;线路较为平直,因此列车设计速度高。而乙路段地处沿海平原到高原的过渡地带,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因此列车设计速度低。

(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

(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在新高考的形势下,结合必修一第四章的加试要求(分析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将会是选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你也来试试吧!

试题延伸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中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图2为图1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二: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3分)

条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径流量大且稳定;地势低平,水流平缓。原因: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分流水运运量;产品附加值提高,宜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

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12.读图可以看出待建码头区是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和河运交会衔接的地方,新码头减灾该处有利于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故答案选A。

12、A

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D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图17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4分)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____(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___、___。(3分)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2分)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1)部分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12.(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6分)

(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

小熊语录:不喜欢毒舌式张牙舞爪的人,还是试着做个娴静的人吧!

大家都在







































郑华国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jpo.com/xgyy/10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